超神级学霸 第412章

作者:一桶布丁

  虽然表述的内容都是一样的,但语言不同啊。

  都不需要别人去翻译,豆豆直接以图片的形式把英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德语……等等世界主流的十种语言都发了。想要传到国外去,都不需要专业人士翻译,直接截取图片就够了。

  众所周知,在华夏网络上,豆豆吃瘪是一定能引来八方点赞或者是群嘲的。

  用豆豆那些粉丝的话说,就是随时随地都要把握机会给人工智能带来一点小小的人类思维模式惊喜。

  但这次情况却不一样。

  这是老外在欺负咱家豆豆啊!

  豆豆的粉丝情感上是纯粹的,他们的确期待看到豆豆吃瘪,最好是每天都能看到豆豆被欺负。

  但那得建立在豆豆是被自家人欺负的基础之上。

  自家养大的萌宠也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欺负的?

  黑粉敢这么诋毁豆豆,他们都要出动跟那帮人战斗到底,更别提这次欺负豆豆的竟然是老外了。

  最最最重要的是,这次他们还占理啊!

  克拉福德奖?

  什么野鸡奖项?咱家大数学家乔泽不配拿个数学奖吗?

  都不提那些他们看不懂的东西了,光是能设计出豆豆这种逆天的人工智能拿个破奖过分吗?

  咋?

  还不准人质疑了?

  更别提乔泽自然科学奖,这名字听着就很提气啊。

  于是无数人开始行动起来,尤其是豆豆粉丝里的大学生群体仔细研究了乔泽自然科学奖的评选规则跟章程之后,大都眼睛一亮。

  咋说呢,这套规则好啊!

  想想看吧,以后说不定自己就要考研呢?

  考上了研究生,跟了一个牛的导师,也被纳入了这套候选人系统,那应该会对他们这些学生好一点吧?

  不为别的,万一最后进前十了,可是有公示期的。

  看,以前教育归教育,学术归学术,但现在教育跟学术这不是有了那么一丝丝的联系吗?

  总之导师也不希望自家学生离心离德,玩背刺那一出吧?

  要知道虽然大家都觉得豆豆很骚,但也真能一视同仁啊。这是早已经证明了的,豆豆的粉丝甭管高低贵贱,那都是同等待遇,损起粉丝来绝对不会因为某粉丝平日里表现得更有钱而嘴下留情,甚至会更狠。

  以此类推……

  总之这次必须得带头冲锋了。

  更别提豆豆太懂照顾粉丝了。

  深怕粉丝们不会用智能翻译工具,连各国语言版本的图片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大家帮着广为传播呢,这是真的太为粉丝着想了,帮助粉丝们节省时间跟精力。

  于是很自然的,很快那些各国语言版的图片就传遍了世界,去到了那些文字本该匹配的地方。

第308章 来,让我们一起揭开他们的面具

  网络时代打嘴仗,不管从任何方面说都是个技术专业性很强的事情。

  这个时代的网民是真的见多识广。

  如何能给对方造成最大程度的伤害,还要不逾线,就很考验人抓重点跟痛处的能力。

  恰好这方面豆豆的粉丝们是真的在行。

  哪怕最初不擅长,跟豆豆斗智斗勇这么久,也能大概学习到这套技能。

  都一年时间了,豆豆的粉丝都已经被提纯过无数次了。

  智商跟认知跟不上节奏的,早就已经成为路人分道扬镳了。

  哪怕是豆豆的黑粉,认知可以偏激,但智商一定是在线的。

  所以痛处是什么?

  自然是诺贝尔奖的公信力了。

  更具体的则是以往老的国际科学类大奖评审规则是否公平,是否适应时代嘛!

  至于怎么破?

  那自然是挑错了!

  或者说翻旧账。

  要说一个运营了百年的科学类大奖,要说其中完全没有错漏、遗憾跟失误自然是不可能的。

  就好像瑞典科学院文章中说的那样,只要是人就肯定会犯错,人类最可贵的精神之一,就是能否坦然接受错误,并让纠错机制能够顺畅的运行。

  但网上吵架可不会管这么多。

  错了就是错了,既然你要坦然接受错误,那就得老老实实听着各种质疑。

  豆豆粉丝鸡贼的地方在于,跑别人的地盘上去贴豆豆一条条回应的时候,绝口不提今年克拉福德奖的问题。

  比如贴上德语的时候,粉丝们会大谈特谈著名的德国科学家阿诺·索末菲尔。

  这位大佬当年也是量子物理学的先驱之一,对原子结构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啥他的学生都能拿奖,他没法拿奖?是不是当年得罪瑞典人了?

  法语贴图下面则会大声高呼请还亨利·贝克勒尔一个奖项!

  诸如此类的还有尼古拉·特斯拉、丽泽·迈特纳……

  甚至爱因斯坦都差点没能拿到,还敢说没有猫腻。

  至于到了俄语区,那就有更多说头了。

  当年多厉害的老大哥啊,跟对面分庭抗礼那么多年,抛开文学、社科方面的奖项,自然科学领域才拿到20多个诺贝尔奖。这真能公平反应当时科学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我们都不信,你们信不?

  所以凭啥还要用老一套既然不公平又不能公开的评审方法?!

  显然,豆豆的思路很明确,激起的就是新生代对评审权威的反抗。

  豆豆的算法原理解析之后,用文字来描述就是,人在成为权威之前,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之一就是能成功的质疑权威。它所做的不过是给大家提供这样一次机会,以及成为这些新生代的后盾而已。

  是的,豆豆压根就没打算去改变那些学术界老人们的想法。

  只要让年轻人认为人工智能这套评选方法是好的就够了。

  学术界是讲传承的,越大牌的教授往往学生还越多。

  只要它播下了种子,且能扎下根并有了第一批年轻的拥趸,那些学术界的大佬们多少也得照顾下年轻人的想法。

  更别提这次豆豆的牺牲也是很大的,它都历史性的在微博上“哭诉”委屈了……

  要知道之前的豆豆可是从不服软的。

  不过服软的效果也是极好的。

  起码在极短时间内,全世界一边惊叹于人工智能竟然也能有委屈的情绪,一边都知道了华夏西林正式成立了一个乔泽自然科学奖,奖金略微超过诺贝尔奖,而且完全由人工智能来主导绝大部分的评选过程。

  顺带着还了解了一些事情的始末,让许多人对于诺贝尔奖的公信力产生了一丢丢的怀疑。

  一箭很多雕……

  至于这番操作产生了何种反弹,并不在豆豆的考虑之列。

  宣传乔泽自然科学奖跟全新评审规则这一目的达到了便够了。接下来它的工作是尽可能拉更多重量级候选人进入网站的评审系统。

  第一届的乔泽自然奖是最难的。

  那么多人盯着,必须有些够分量的人物加入,才能展现出奖项应有的格局。

  虽然说数学跟物理有乔泽镇场子,近些年大概没谁的贡献度能超越乔泽。

  但这个奖就是自家人办的,乔泽当然不会参加评选的。

  他的贡献分数挂在候选人网站上,目的很单纯,就是为奖项打广告。

  总会有人想看看他们跟乔泽贡献度的差距在哪。

  这一块豆豆很鸡贼的在贡献度评分算法中使用了阶梯式的对数算法。

  简单来说就是三千分是一个等级,五千分段是一个等级,万分段那就是传奇故事了。低分段很容易评出较高的分数,但贡献度每跨越一个台阶,那就是另一种难度。

  就好像按照理式震级的算法,七级地震跟八级地震只差了一级,但能量相差大约32倍。如果是七级地震跟九级地震对比,那释放的能量相差约1000倍。

  豆豆的算法也差不多,一旦贡献度评分超过一万分,想得一分的难度大概相当于三千分以下得一分的一千倍……

  这种贡献度算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极大满足许多候选人的虚荣心,利于丰富候选人库。

  想想看吧,9999分跟乔泽的13082分差距也不过3000多分,在普通人看来这个分数差距显然不算大。

  至于对数函数,虽然在华夏是高中就需要学习的基本数学函数知识,但如果大学不接触数学的话,这种类型的知识,基本上到大二、大三就给忘得精光了。

  虽然对数在生活中很常见,但那都是科研人员的事情。甚至许多人根本不清楚除了地震之外,声贝的计算也利用了对数,最多只觉得吵闹。

  至于豆豆那些揣摩人性的小心思,乔泽一向以来是不在乎的。

  他看的能比豆豆通透。

  豆豆在网上诉苦的内容,乔泽没有关注。

  不过瑞典皇家科学院那篇《我们的科学,我们的声音》,乔泽倒是花费几分钟读了一遍。

  文章本身的内容,乔泽懒得评判,但他对这个世界一些认知却是更笃定了些。

  今年克拉福德数学奖闹剧始末,虽然他不在乎,但整个过程豆豆的决策树里都有,他很清楚。科学院那篇文章明显带着情绪,但人家的情绪终究没有朝着兰利去发泄,而是针对了西林数学院。

  抛开所有的表象不谈,深层次的原因必然是这个世界总是由那些拥有最大破坏能力且敢于实施的势力来制定规则,而不是秉持温良恭俭让的好人们。

  海盗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当人家说要打某人的时候,只要发现实力能打的过,那是真会下手。

  好人就不同了,只会跟人说,这次算了,下次注意点。

  乔泽觉得对方可能误会了,他虽然不爱说话,不喜欢浪费时间表达态度,但其实不算华夏传统意义上的好人。

  所以看完这篇文章后,发现对方压根没提所遭受的威胁,只是对着豆豆输出的时候,乔泽心情不太好了。

  如果说最初他决定设立一个自然科学奖,只是单纯不满意传统的世界科学类大奖都是推荐制,既不公平也不公开,哪怕这篇战斗檄文便让他对瑞典皇家科学院产生了一丝厌恶。

上一篇:小学生之破案之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